乐山大佛由来
1、乐山大佛的由来是: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,耗时90多年才完成。当时的嘉州(现在的乐山)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,水流湍急,经常出现船翻人亡的事故。劳民伤财,惨不忍睹。
2、乐山是四川比较早的佛教圣地。唐代时乐山凌云九峰,峰峰皆有寺庙。乐山大佛是凌云山上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。凌云山坐落在青衣江和岷江交汇处,江水湍急,常常覆舟殁入。海通和尚目睹惨状,决定凿佛镇妖,消除水患。
3、取三世弥勒未来佛像,端坐姿,寓意未来光明,四平八稳。前赴后继历90年始成,历尽苍桑战火,迄今已一千二百余年,依然挺立。佛法无边,由此可见。
4、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: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,水势凶猛,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。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、普渡众生,发起修凿乐山大佛。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动工。
5、乐山大佛的由来和历史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,普渡众生而发起,招集人力,物力修凿的,海通死后,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筑。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,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(公元803年)完工,历时90年。
6、世纪30年代起,乐山大佛又称为“嘉定大佛”或“嘉定镇江佛”,这是因为乐山在南宋以来直至清末,为宪章府治或嘉定州治,故名大佛。这是首次以行政区名来称呼大佛。或许说明大佛的知名度有了校大的提高。
乐山大佛有什么故事
以后,乐山大佛连同它的制作者,就一代代地被人们赞颂着。 乐山大佛的故事传说二 传说唐朝初年,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,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,叫海通。
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是:在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水势较为急速的凌云山上,有一个叫做海通的和尚产生了开凿大佛的想法。于是,海通和尚四处化缘,想要筹得资金建造一座大佛。
关于乐山大佛的历史,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。唐朝的时候,海通禅师在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修行。每当夏天涨潮的时候,常常有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。
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叫海通的和尚。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,这地方有个妖魔,常常做风做浪,小船大船常常往往被颠覆。每当夏汛,江水直捣山壁,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。
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 相传,唐朝的时候,贵州有个和尚,法名海通,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高僧。他云游四海,发愿要为百姓做善事。这年夏天,他来到四川嘉州。不久听说府城城东凌云山下江水汹涌、波浪滔天,常常掀翻船只,危害生灵。
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故事 当大佛修到肩部时,海通和尚去世,工程一度中断。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,海通的徒弟带领工匠继续修造大佛。
乐山大佛的由来和历史
1、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: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,水势凶猛,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。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、普渡众生,发起修凿乐山大佛。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动工。
2、乐山大佛的由来是: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,耗时90多年才完成。当时的嘉州(现在的乐山)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,水流湍急,经常出现船翻人亡的事故。劳民伤财,惨不忍睹。
3、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:乐山大佛是唐代开元元年开始建造的,但是后来工程中断,一直到40年后才重新开始建造,历时90年才完成。大佛是唐玄宗开元初修建的,可是后来海通和尚死了,工程一度中断。
4、乐山大佛的历史: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,公元803年完工,历时90年,三代人修建完成,距今已有1218年的历史。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动工,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,海通和尚就去世了。
5、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现状:乐山大佛是唐代开元元年开始建造的,但是后来工程中断,一直到40年后才重新开始建造,历时90年才完成。
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故事
1、乐山大佛的来历与传说: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,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,水势凶猛,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。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、普渡众生,发起修凿乐山大佛。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始动工。
2、关于乐山大佛的历史,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。唐朝的时候,海通禅师在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修行。每当夏天涨潮的时候,常常有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。
3、乐山大佛的由来和历史: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,普渡众生而发起,招集人力,物力修凿的,海通死后,海通的弟子接手修筑。
乐山大佛的民间故事经典传说
1、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是:在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水势较为急速的凌云山上,有一个叫做海通的和尚产生了开凿大佛的想法。于是,海通和尚四处化缘,想要筹得资金建造一座大佛。
2、关于乐山大佛的历史,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。唐朝的时候,海通禅师在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修行。每当夏天涨潮的时候,常常有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。
3、多年后,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,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,由于工程浩大,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,使工程进展迅速。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,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,工程再次停工。
4、乐山大佛的故事。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一位名字叫海通的和尚。海通是贵州人,结茅于凌云山中。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,它将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聚于凌云山麓。
乐山大佛的资料
1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,头上的发髻、阔大的双肩、高而长的眉毛,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“宽肩细腰”,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,饱满的胸脯,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。
2、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,是世界上 的石刻弥勒佛坐像。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,造型庄严,排水设施隐而不见,设计巧妙。佛像高71米,是世界最高的大佛。
3、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,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,面对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,造型庄严,虽经千年风霜,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。又名凌云大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