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鸣旅游景点特点简介 第1篇
花花大世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是一个集农业观光旅游、苗木花卉生产销售、 科普展示、休闲会务、户外拓展健身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区。景区作为广西新兴的园林行业骨干企业,先后获得“国家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”、“农业产业龙头企业”、“南宁十佳旅游景区”、“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”、“四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”等荣誉。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武鸣旅游景点特点简介 第2篇
位于县城东北面50公里,北回归线附近。是马山、武鸣、宾阳、上林四县交界之处。以 “雨后明空晴翠” 而得名, 旧志载为“八景之一”,称“明山叠翠”。相传古代仙人背剑 “镆铘”于此坠地为山,故又名“镆铘山”。明代壮族文人李璧有诗云:“仙人背得镆铘还, 误落飞泉第一湾;三尺精灵化龙去,空留万丈镆铘山”。明代,为避“大明”国号讳,改称 “大鸣山”、“大名山”、“大冥山”等。山体属广西中部弧形山脉西翼之一大山,西北、 东南走向, 自与马山县交界至昆仑关,绵延长150公里,东西宽约25公里。山脊线平均海拔 1200米。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,为桂中南最高峰,气势雄伟。清代广西壮族文人刘新翰作 了生动的描写:“五岭西来势独尊,天生巨镇锁昆仑,北连思柳通邕管,高插云霄侵斗垣”。在天空晴明之际,登上山巅,可以望见柳州、南宁和钦州等地。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峰有望 兵山、岜六岭、六毛峰、水陈峰等。山势雄奇,地形复杂。受地形及东南季风影响,大明山 以春岚、冬雪、夏瀑、秋云四时之景不同,著称于世。春季明山晴翠,山花烂漫,万里绿涛 随山势连绵起伏,汹涌如潮。四、五月间盛开的各色杜鹃花、吊钟花,争妍斗艳。夏季雨量 充沛, 溪流不竭,可观飞瀑。山上气温最高只有28℃,与山下温差达8—10℃左右,是绝妙 的避暑胜地。秋季雨量渐少,最宜登山远眺,观赏满山紫树红叶,秋云悠悠,彩霞轻拥。冬 季在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,常有冰雪,南国亦可观赏北国风光。大明山长年云来雾往,飘忽 不定,迷迷朦朦。“雾”是其一大奇景。电影《神女峰的迷雾》、《雾界》、《心泉》等的 外景多拍摄于此。
大明山动植物资源丰富,已查实植物有199科、714属共1836种。国内稀有植物13种,尤 其以世界稀有的豆杉最为珍贵。动物常见种类60种, 国家一、二、三级保护动物10多种。1981年,大明山水源林保护区成立后,制定和实施保护区管理办法,设置林警,配备必要的 通讯、防卫器械,巡逻保卫。保护区内严禁狩猎;所有森林,不论国家、集体单位及个人, 严禁采伐。大明山,是旅游兼科学考察的好去处,先后有日本、菲律宾、澳大利亚、德国等 国的科学考察团前往考察。
大明山风景之秀丽,今人有“广西庐山”之誉。1980年,_副总理_由西南麓 县境内大明山水源林管理区驻地,登山一路游赏,对大明山的旅游价值予以很高的评价,并 指示大明山建设亭榭、饭馆、试养梅花鹿、猴子等。此后大明山景区逐步开发,游客纷至沓 来。自山脚乘车,行程34公里,抵天坪车站,以天坪站为中心,四出游览。主要景点有:
林海日出 由天坪站乘车,到微波站前,往东极目远眺,林海茫茫,一望无际,宛如平 静的海面,主峰龙头山耸立天边,连绵群峰尤如蠕龙起舞。太阳冲云破雾喷薄而出,层林尽 染,气象万千。还可以品味“日出惊山鸟”的诗韵。若是皓月当空之夜,静听林涛,亦别具 一番风味。
壮乡远眺 从天平车站乘车20分钟,下车步行登山10分钟可上第二高峰望兵山顶。广西 电视转播塔耸立其巅。登山远眺,可一览众山。其间河流迤逦,山路崎岖,农田片片,水库 如镜,村落圩镇点布,隐现于云霞之间。时有白云撞面而来,遮天盖地,时而天清气爽,万 里晴空,壮乡新姿,尽收眼底。正如前人诗云:“霞起千峰开锦绣,烟消百里见平藩。”
深山飞瀑 夏季,大明山深处遍布瀑布,溪流经过悬崖断壁,跌落深涧,高挂如练,距 山体数十公里外的陆斡镇,夜间可听到瀑布嗡鸣声。较大的瀑布有四处,以三滩龙尾瀑布尤 为奇观。由天平站徒步行走半小时可到。瀑布连冲三级,飞泻60余米,水花飞溅30余米,落 入深潭,水声嗡轰,声传数十公里之外,是为人间一大奇景。此外,三秀峰下还有飞瀑,高 30多米,气势次于龙尾瀑布。
南疆冰雪 冬季常有积雪冰封,极冷时到处可见悬崖上下、树梢、屋檐,冰棱倒挂,日 光折照,晶莹透彻,令人玩味无穷;公路冰封,山舞银蛇。若遇雪花纷纷扬扬之日,在此可 领略北国风光。
奇松劲秀 大明山悬崖峭壁上,到处长着苍劲雄奇的大明山松,是黄山松的一个变种, 高大古茂,枝叶交错,奇形怪貌。在第三天坪大沟峭壁和三秀峰可观明山松姿。山中一些土 坡上,还有古朴翠绿的罗汉松,天然造形奇特,颇有艺术的欣赏价值。
高山草坪 在大明山茫茫林海中, 有5处四周长树,中间长草的平地,面积各数百亩。当地村民相传为神仙聚集下棋作乐之所,故称“天坪仙圩”。又传说宋时侬智高、明末清初 的吴三桂、太平天国的石达开,都曾在这五大天坪安营扎寨,望兵山即是阅兵点将之地。从 望兵山可俯视五大天坪。这些传说,虽无史料可考,却给游人增添乐趣。第五天坪还有古墓、 庙遗址,具有旅游考古价值。
奇峰幽谷 大明山石林遍布,又有“广西石林”之称。悬崖陡壁,怪石嶙峋,有如撕杀 残棋,有如仙人打坐,峰回路转,幽谷深渊,云雾缭绕;忽而晴朗,偶见群猴翻跳崖间,扮 姿作态,灵活可爱。更有“东峰晴明西峰雨,樵子深入白云坞”的诗境,令游客叹赏不已。深入谷底甘南大河谷和朝阳大河谷,可赏览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。
位于城厢乡六联村,在县城北面7公里。原名任山,传说古时道人黄野宁在此修炼成仙, 后人立观祭祀,山因之称“黄道山”。旧志列为八景之一,称“黄道仙岩”。
黄道山在数山环合之中, 以一峰独秀。其东北高峰有一岩洞,深500米,上下起伏。洞 口开阔,上有古刻“振衣岩”、“宜仙洞”等,始祀黄道、卢六诸神像神位,至解放初期, 仍存有亭宇数间,供奉玉皇大帝、三清三宝、十八罗汉、观音菩萨坐莲、关帝、张飞等泥塑 神像,佛道并奉。解放后,破除迷信,黄道山无人管护,逐渐荒落。“_”期间, 所有的菩萨及所有亭宇全被毁坏。1981年以后,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来,派人维修、管理, 已修复凉亭1座,菩萨数尊,陈列于峰北岩前。计划筹款在山腰多修凉亭及修复山下原剧台, 开发为风景、文化旅游区,与县城旅游连网。
仙女照镜湖
在仙湖乡六冬村西北,距县城西北面34公里。群山之中有辘泽泉等五股泉水注入,水明 如镜,民间传说仙女下凡洗澡后,面对平静水面梳妆,故名。1960年建成大型水库,坝高47 米顶长296米,总库容12738立方米,气势恢宏。两岸山林环抱,湖岸线曲折有致,湖上泛舟, 游船可达马山县境。湖中岛屿,驯养有猴群等观赏动物。每逢仙湖圩日均有客船来往。
罗波潭
在罗波圩南端,距县城东22公里。传说曾有龙王居住,故旧志称“罗波龙窟”,列为县 八景之一。潭水清冽宁静,久旱不涸,夏凉冬温。分头潭、二潭、三潭3个水窝,头潭是一 深渊, 潭面长约100米,宽50米,深达46米,实为一地下河溶潭。二潭、三潭较浅,常有人 游泳。水流汇入香山河。潭中有石岛,长有树木,仿佛天然石林盆景。前人有诗云:“莫怪 三山成缩本,眼前真有海如杯”。潭中石岛有“小三山”等崖刻,笔力劲健。头潭东岸原有 明代正统年间土官岑瑛所建石城,年久而损毁,已无遗迹。清光绪年间,建有“关岳庙”, 俗名“罗波潭庙”。神像已废,屋宇尚存。今为罗波小学所在地。1975—1980年间,曾在三 潭口筑坝建电站,发电照明,后因架通西津大电网,停止发电,逐步开发为旅游区。
葛阳文昌阁
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。为“回”形砖木结构小楼阁,主楼四层,称财神楼, 高14米,木梯绕壁而上,形似羽亭,挑檐,四楼原塑魁星神像。前面为民国年间增建牌楼屏 风式砖拱大门,进大门有左右耳房,结构紧凑,小巧灵珑。今神像、耳房已不存。墙灰面脱 落。文昌阁对面不远处有广西仅存的几个“万年台”之一的葛阳古戏台。
古戏台
葛阳古戏台 在太平乡葛阳村。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)。坐南朝北,三面台口。对面是文昌阁。台与阁之间有一片长方形空地,可容观众2000人。前后台间墙面,原绘有十 余幅彩图和题字,甚为古雅壮观,可惜60年代不断用石灰水刷盖,如今已斑剥不见完整字画, 据当地老人回忆,墙面字画共四行,中顶题有“人神以和”四大字;左右为彩画。正二行长 幅“风云际会”图,上绘双龙飞舞。正三行有“游赤壁图”、“八仙图”、“写经换鹅图”。正四行图字相间,中为“南极仙翁图”,左图不详,右为“富贵长生图”。左间行书“尘世 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辉”二句,右间行书“学鹅几饮及表葱,憩宿山阴送院中”。左 右侧近屋顶处为斜向画幅,左侧是“扼虎孝生图”及“三仙炼丹图”,右侧为“孝感动天图” 与“百年有缘图”。墙上题有“南宁陆君荣造”字样。有对联三副:“天下事原非是戏,世 间人还要认真”。“善如是看,恶如是看,有眼者注定眼眶,古人便作今人借鉴;福岂无因, 祸岂无因,无心人细认心幽,幻境当以真境思量”;“世事纵非真,须知忠孝节廉,毕竟好 心方好报;形容原是假,细看_邪佞,何能全始又全终”。年年新书张帖,代代相传。
文桐戏台 在今陆斡镇文桐村谢桐屯。清道光十年(1830年)由村民募捐兴建,次年完 工。碑记旧俗“定三载以为期,演戏酬神,永行之而为例,奈无台榭,搭架以工烦,建立戏 台而一劳永逸” 。村民因而筹资建戏台。台面宽米,台面至台间6米,台间至后壁 米。后壁厚米,前后台间墙面用红砖砌,上半部有11幅彩图。色彩鲜艳不褪。画中题字 大多难辨,较清楚有“良缘由淑配,佳偶自天成”、“左相日兴资万山,愿水长流吸百川”、 “汝杨三斗娇彩云,限逢曲车口流泪”及“八仙图”等。砖墙之上全为木梁结构。前后台墙 外之两屋斜面为厚木雕刻花鸟, 梁及横条均涂红漆。台前距左右两边米为两根石柱,高 近2米。顶用灰沙塑圆形,高1米,中为白塔,两边二龙戏珠,四角挑檐。舞台后壁有用石灰 水或墨汁书写曾演过的戏剧节目,尚可辨者如《铁树开花》、《三气周瑜》、《硃砂记》、 《新圩会》、《黄花山》、《十五贯》、《七评悲》等。解放以后,仍为文桐村文艺演出的 主要场地。
历代旧八景
县内旧称八景名区,历代有所变异,清代期间,志载八景为:“鸣山叠翠”(大明山)、 “伊岭丹炉” (伊岭仙山望仙岩) 、“灵水澄清”(灵水)、“凤山太极”(起凤山)、 “罗波龙窟”(罗波潭)、“黄道仙岩”(黄道山)、“狮子古迹”(府城狮子岩)、“玉 印临泉”(陆斡覃李村玉印山)。明代所称八景,无完整列名,旧志零星提及的还有“仙女 洞”、“白云洞”、“西江石鼓”、“南济虹桥”等,除“南济虹桥”为旧渡头桥外,其余 今皆不知为何处。
史方志
武鸣旅游景点特点简介 第3篇
龙宫洞府地址:广西省南宁市
龙宫洞府简介:又称伏旧岩,国家二级景点,距县城约20公里,为喀斯特岩熔地貌,内有四厅,厅厅相连,厅内奇观迭出,钟乳、石笋、石花、石柱姿态各异,若狮若虎,似鸡似鸟,或如莲花朵朵,任由想象,更有层层天然水坝及深潭,幽深清凉如入仙境。
旅游景点名称:南宁花花大世界
南宁花花大世界地址:广西省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伊岭工业区C—3
南宁花花大世界简介:南宁花花大世界园林产业示范园位于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,由南宁花花大世界园林有限公司管理,是南宁市“136”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,距南宁市仅16公里,都南高速公路和南武二级公路擦肩而过,交通极为便利。
武鸣旅游景点特点简介 第4篇
五彩壮乡文化产业园占地25亩,展馆及活动场所1万多平米,设有壮乡民俗非遗馆、研学大讲堂、教室、会议室、党群创客园、民族团结文化长廊、非遗技艺制作体验长廊、户外活动场所、音乐舞蹈培训室、文艺表演舞台、五色糯米饭染料植物种植区、彩色包装、餐厅、厂区等功能区。五彩壮乡专注壮族特色民俗文化传承与产品研发,经过多年打造,已先后建成“八大基地”“一工坊”“一示范企业”“一高地”和“两分馆”,逐步成为集彩色包装、民俗文化、非遗传承、研学实践、教育培训、民族团结、产业发展及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知名文化产业龙头企业。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
明秀园
明秀园在武鸣区城西门外一个三面临河的狭长半岛上,距南宁市38公里。明秀园三面环水,呈葫芦状半岛,总面积约42亩。景区古木参天,怪石峥嵘,小径纵横,亭阁相映,环境幽静。右边河沿,百年荔枝成林,树下设石台石凳,供游人憩息。左边河岸荷管亭,后改修志亭,观赏荷花吐艳,金鱼戏水。洞天亭耸立于岩石之上,木构六角,飞檐尖顶,绿叶掩映,尤为秀丽。登上岩石拱门,凭栏纵目,江河玉带,林木苍葱,楼房栉比,一派南国风光。
园内古迹众多,历史积淀深厚,有广西首条通车公路的来历、壮族文字产生的过程、广西首府定都南宁的历史背景等详尽的文字、图片展示。春霞园、秋霞园与明秀园隔河相望,形三角倚立,成为休假、旅游观光、民俗文化娱乐综合一体的旅游区。
1990年10月武鸣县人民政府把明秀园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6年12月,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明秀园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左右滑动查看图集